内容摘要:
关键词:
作者简介:
中国社会科学网讯(记者 张译心)11月8日,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、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联合主办的“南方百城供暖市场:模式、潜力与影响”成果发布会暨专家研讨会在京举行。资源环境、建筑节能领域多位专家学者以及南方供热企业代表出席并作点评。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院长郑新业教授出席会议并作总结发言。多位行业代表、媒体代表及应用经济学院师生现场参加会议,进行深入研讨。在线观看人次累计70余万。
会议第一环节由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副院长魏楚教授主持。魏楚代表课题组详细介绍了项目研究的背景。
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副教授黄滢发布主要研究结果。她表示,南方供暖有一定的市场潜力。发展供暖能够带动经济发展,促进就业,同时也会给能源消耗和环境带来一定的压力。在大幅度提高能效的情况下,一定的环境压力是可以承受的。南方城市应根据自身的禀赋状况,“一城一策”进行供暖模式选择,政府在其中应发挥一定的作用。
课题组研究结果表明,各城市可以根据自身的经济水平、居民区的集中度、资源禀赋状况、经济结构等因素,因地制宜进行供暖模式的探索和尝试。尤其在可再生能源资源比较丰富、居民居住比较集中的地区,可优先推广清洁式的区域供暖模式。南方城市应采取先试点、分步走、逐步实施的策略推广供暖。依据本次研究的市场潜力评估结果,第一阶段可优先考虑中东部的省会和重点城市,第二阶段考虑其他潜力较大的城市,第三阶段依据已经开展的城市进行扩散,逐步覆盖地级市和重点县域。政府可采取灵活的促进节能减排的补贴机制。比如,可提供节能建筑专项补贴,鼓励老旧小区建筑节能改造,以使建筑标准更加符合供暖需求。可借鉴北欧国家,推动可再生能源供暖的方法,将热力企业的可再生能源纳入绿色证书,促进利用可再生能源供暖。同时,对于有一些溢出效应、能够提高能源消耗效率的技术创新提供补贴,以促进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技术研发。
专家点评及讨论环节由《环球表计》主编林虹主持,8位与会专家分别对研究报告发表了观点。
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、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洪宇肯定了该项研究的科学性和扎实性。他提出两点建议:一是要把供暖投入的分类承担、分步实施问题进一步明确,在推进过程中打消政府诸多顾虑;二是供暖工作是一项重大德政、民心工程,不提则已,一提则应努力促成,应当综合考虑该项工作的重要性、必要性、可行性和可操作性。
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、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洪宇在会上发言 (图片由主办方提供)
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宏春表示,供暖应当和中国的发展阶段相结合,应按照人民的需求提供供暖服务。此外,科学研究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,做到“精准、科学、依法”。南方供暖实施起来应当考虑采取多种形式、经济上可承受等问题,更具体一些则是要考虑技术路线选择、可再生能源选择、怎么解决农村取暖改造等问题。
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宏春在会上发言 (图片由主办方提供)
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善同表示,这是一个很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问题。要想把研究结论真正用起来,还需要探索具体可行的路径。就政府而言,确实应当重视人民的供暖需求,需要综合考虑以下诸多方面问题,比如新建小区有什么标准、传统住房应怎么改造、当地市场有多大需求,以及如何引导供热企业、建筑行业满足市场的同时绿色发展等问题,当然,补贴问题也有必要考虑。
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善同在会上发言 (图片由主办方提供)
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副总工程师黄宁认为,从提高建筑标准这个角度促进南方供暖,是一个需要耐心的过程。单从建筑业而言,考虑成本因素,夏热冬冷气候区的建筑改造和维护短期内会有一定难度。另外,建筑节能中心做“十四五”规划供暖部分时,考虑的主要是北方集中供暖和农村清洁取暖问题。截至目前,南方供暖尚有待进行统一的政府规划。他认为,推行分布式供暖较为可行,可以着力探索利用可再生能源,结合智慧运营,实现多热源供应、按需调节,以及温度对口。
中国建筑节能协会电能供热专委会主任、哈尔滨工业大学张斌教授认为,对于实施“一城一策”的策略而言,因地制宜是最重要的。各地区资源禀赋不同,环境标准存在地域性特征,目前,通过地方标准、企业标准解决问题较为可行。
合肥热电集团副总经理高永军提到,群众有取暖需求,就有必要进行有效供暖,这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应有之义。国家层面,南方供暖问题的解决有了一定突破。比如中国城市供热协会成立了冬冷夏热供热委员会,认为中国供热不应只局限于北方,应当适当往南方推广。国家相关部委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。企业也从技术层面研究了如何实现供热南移。目前,就企业而言,成本分担和资金来源等问题,正在深入研讨中。
法国电力中国区能源事业部华中区项目开发总监吴飞提出,南方供暖问题在不少地方的主管部门还不足够明确,对于改善型需求而非刚需供暖的地区,补贴是否公正和精准,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广泛监督。政府在明确职能的同时,可以遵循“改善需求、小步快跑”原则,先在小范围区域建成集中供热,再逐渐辐射和扩散出去。
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院长郑新业在会上发言 (图片由主办方提供)
郑新业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总结发言。他对各位与会嘉宾的到来表达了诚挚的感谢,肯定了课题组成员的工作,并表示,这项研究对政策制定和企业、家庭的选择提供了依据,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兼具,希望课题组成员充分吸收专家们的意见。